其他
万物速朽,唯有公式永恒
很多学生讨厌公式,其实并不是讨厌某一门学科,而是在抗拒“背诵并应用”的死板考纲要求。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,不是每一位老师都会向学生挖掘并展示公式之美,这样的欠缺可以用课外阅读来进行补充。
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公式之美》,由量子学派编著,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、北京数学会理事长柳彬作序,是量子学派邀请了43位专家编撰、审核而成的精品佳作。希望能够带各位读者在数字、字母和符号的碰撞中,感受科学的火花,在简洁、优雅、深邃的公式中,体会科学的震撼之美。在此之前,除了市面上常见的“公式必背”“公式大全”,好像还从来没有一本书,以“公式”作为主题进行写作,还为每个公式都创作了一幅插画,这本书因此给很多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公式“出生”的故事
回想我们的求学阶段,似乎每一个公式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,这也造成了很多人对于公式的理解和接受产生了困难。事实上,我们的教育环节忽略了每一个公式都经历过“怀胎孕育”的阶段。认识公式的发明者,了解公式“出生”的故事,并不需要高深的数理知识。但给公式加上温度,便有助于对公式的消化吸收。
我们都知道 1+1=2 ,但你是否想过1+1为什么等于2?
这种终极命题总是显得无聊又深奥,一边觉得莫名其妙,一边又让人头大。但是,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,就用五条公理建立了一阶算术系统,可以用来推导出1+1=2这一最简单的等式。
我们也都知道 勾股定理 ,直角三角形中a²+b²=c²。但又是谁孕育出了历史上第一个“数”与“形”结合的公式呢?
提出“勾三股四弦五”的商高错过了“抢注商标”的千古良机,魏晋时期的刘徽以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,没想到却还是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晚了一步。
更没想到的是,毕达哥拉斯的徒弟希帕索斯,根据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,竟因触犯教规,被扔进深海里活活淹死,还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。
费马大定理 ,顾名思义,他的孕育者就是数学界的第一“民科”——费马。
正是这样矛盾的性格使得他虽然热爱数学,却依然听从父亲的话考取了公务员。而他也非常任性,提出的定理却从不证明,后世因为他的猜想困扰了358年。
牛顿-莱布尼茨公式 ,这是每一个学过“高数”的人绕不开的名词,也是公式名字中包含的两位科学家反目成仇的缘起。很多人会用到这个公式,但很少有人知道,牛顿的下半生除了钻研神学、沉迷“点石成金”以外,唯一的爱好就是欺负莱布尼茨。……
这些公式背后还有很多富有人情味儿的小故事,这些才是《公式之美》想要读者去了解的。
讲公式,却不只是公式
《公式之美》的目录被分成了两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“理论篇”,第二部分是“应用篇”。
在“理论篇”中,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生活的变迁:
万有引力公式 代表的不仅仅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,还代表了人类摆脱了“神力”的束缚,宇宙和万物找到了统一的规律;
在“应用篇”中,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代科技的影子,比如:
香农公式 定义了信息传送速率的上限,这么说可能有点太学术,但是问你3G、4G、5G的速度是如何提升的,你可能就要求助香农大神了。
公式之美需要发现的眼睛
在自然爱好者眼中,人间最美是高山流水!在人文阅读者眼中,人类至美是诗词歌赋!在爱情至上者眼中,世间最美是化蝶共舞。
而在科学的世界,人间最美的是“天书”般的方程:
大多数时候,我们面对公式的情景都是紧张的学习氛围,甚至没有闲情去欣赏公式本身具有的美。
无理数e,它是自然对数的底,隐藏于飞船的速度和蜗牛的螺线。
无理数π,隐藏于世上最完美的平面对称图形,引爆数字狂热。最简单的两个实数0和1,是构造代数的基础。
麦克斯韦的公式融合了电与磁的四大定律,在此之后,电即是磁,磁即是电。
如果你能看懂这组方程,那么恭喜你,高数基本不会挂掉了;如果你突然虎躯一震,认为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如此完美公式,那更恭喜你,你拥有强大的数学审美。
薛定谔方程为好莱坞大片提供了理论基础,骗取了无数票房。迄今为止,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关于宇宙彼此不同,又平分秋色的解释。
狄拉克方程预言了反物质(所有已知粒子的镜像)存在。2017年7月21日,4位华人科学家宣布找到正反同体的“天使粒子”,都不过是在验证1928年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(Dirac)作出惊人的预言:宇宙中每一个基本费米粒子必然有相对应的反粒子。
万有引力、欧拉公式、黎曼猜想、熵增定律、薛定谔方程、椭圆曲线……
书中一共选中了23个公式,不仅涵盖代数、数论、微积方程、几何拓扑学、非欧几何等多个数学分支,还跨越了力学、热力学、电磁学、相对论、量子力学、天体物理等自然科学,并囊括了计算机、AI、区块链等前沿区域。
《公式之美》详情页▽